精選文章

[墨卓影評]《攻敵必救》- 你以為只有「攻敵必救」這招嗎?

導演: John Maddon 演員: Jessica Chastain 、 Gugu Mbatha-Raw 、 Michael Stuhlbarg 、 Mark Strong 起初,我還對於台灣翻譯的片名《攻敵必救》有些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又是翻譯上的錯...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墨卓影評]《最後的情書》- 最美的誤會,總在岩井俊二手中誕生


《最後的情書》(Last Letter) : 8.5/10

編導:#岩井俊二
演員:#松隆子、#福山雅治、#廣瀨鈴、#神木隆之介、#庵野秀明、#森七菜、#中山美穗、#豐川悅司

---------- 小雷簡評 ----------


「最美的誤會,總在岩井俊二手中誕生。」

跨越了20年的歲月,從《情書》(Love Letter) 到這次的《最後的情書》,不難看出岩井俊二的初心始終沒有變,對於那種曖昧模糊的誤會,總能駕馭得純熟而不油膩、幽默又不失莊重。

中山美穗在《情書》中,透過藤井樹與渡邊博子兩個角色,將作品情感中的「岩式誤會」做了標誌性的演繹,而這次的《最後的情書》,除了也透過同樣演員(廣瀨鈴與森七菜)分飾兩角外,我認為更重要的突破,是一種將時間跨越的呼應,轉化成填補缺憾的美好,像是劇中講述跨越25年的情感糾結與追憶,也從此暗喻1995的《情書》到2020的《最後的情書》,是怎麼找回最初的原點,而所有的起因,都是來自於「書信的誤會」,這點十分有趣。


論選角,依舊保持著映襯的對比設定,不論是劇中的姊妹、兩個女兒、兩隻狗、作家與畫家,還是中山美穗與豐川悅司在劇中的夫妻設定,當然這樣的設定最經典的,依舊是《情書》中的兩個藤井樹,因此,長期觀賞岩井俊二作品的觀眾,可以盡情享受那種岩式設定下的青澀表演。

最後,讓我印象深刻的,或許就是劇中由福山雅治飾演的乙坂鏡史郎,與豐川悅司扮演的未咲前夫在居酒屋喝酒的戲,那場戲的安排與演出,讓我覺得豐川悅司跟過往在《情書》的表現,完全就是不同層次的詮釋,即便只是點綴性的配角,但卻用簡單的幾句台詞與神韻,讓乙坂鏡史郎直面自己在失去戀情後,即便寫了人生唯一一部的精彩小說〈未咲〉,但依舊不敢讓自己介入到未咲人生的現實批判;當然,這部分我認為也有一種岩井俊二的自我投射,也許他的每部純情作品結束後,也許都有經歷過這樣的失戀狀態,總需要一些媒介點醒自己,找到現實與創作中的平衡吧......

FB:https://www.facebook.com/MojoTalk





 

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Dear Neru


Dear Neru

一直以來,我也是〈沉默的多數〉,直到認識了你才明白當〈世界上只有愛〉的時候,甚麼都能包容,而走到現在這一刻,我更能體會〈兩人季節〉的意境了,當時提到曾經有過在一起的美好,直到現在來看,才發現你已不在,謝謝Neru,盡了全力,一路上並非乖乖牌,也並非〈不協和音〉,一路上你說一點都不後悔,我十分認同,但唯一可能的遺憾,就是沒有辦法看著你持續在銀光幕前茁壯發熱,未來,〈就算風吹〉雨打,我想你也不怕,你一定能勇敢〈打碎玻璃〉,不要再有〈矛盾心理〉,你可能會在其他領域持續學習,也會成為那個有所成長的人,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祝你健康幸福與快樂,謝謝你的存在,謝謝妳曾在欅坂46綻放過。

2019/8/6 我們都是〈黑羊〉的墨卓 筆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墨卓音樂情]〈延長比賽 Keep Fighting〉- 顫慄下的輪番攻守

[墨卓音樂情]〈延長比賽 Keep Fighting- 顫慄下的輪番攻守

音樂:TANK


 這張陪伴我超過10年的寶貴專輯

對於TANK的印象,可以說是一位實力兼具的唱作歌手,而且配合眾多偶像劇的作品,幾乎都讓人琅琅上口,而就我個人而言,莫過於《終極一班》的幾首經典曲目,如〈終極一班〉、〈給我你的愛〉、〈我們小時候〉等,但是TANK一路上的音樂過程,可以說是實為坎坷,病痛伴隨著他與他的樂章,是讓我覺得他眾多的歌曲中,痛苦與掙扎佔了很大的比例。

而從出道至今的張專輯中,特別想提的是TANK的第二張〈延長比賽 Keep Fighting〉,這張專輯是從國中入手的第一張專輯,也是國中三年時常反覆聆聽的激勵之作,若你/妳還沒有聽過張專輯,十分推薦依照專輯曲序來聆聽TANK的創作思維。

首先,從〈反恐小組〉的氣勢與韻律,建構出一種職業的特殊性與高階姓,所有的能量,都是為了使得街頭霸王延長比賽的能量得以到達情緒點的用心鋪陳,而對於生存的世界是甚麼環境,有甚麼教戰守則,開場的三首就已經將Keep Fighting的概念做了最直接的訴說,各種顫慄的情境,配上R&B語說唱的混搭,可以說是霸氣與野心兼具


進入到非你莫屬,就是招牌的TANK式情歌,簡單的口白到各種飽和的音色圍繞,純粹的情緒帶動了一場回憶之旅,乃至於跨足到時,許多的因為和所以,彷彿都有了十足的解釋與情緒出口,但運行到第二次初戀,從矛盾的二次與初戀的概念,就有一種在思索,同時,這種截然不同的曲風與節奏,有一種在運行腦內戀礙選項的既視感。

晴天雨,一種相當浪漫的雙重世界,晴天跟雨天,彷彿是相當難以相遇的狀態,那種平衡與時機,就跟遇到對的人一樣,這種情緒與感受,透過種種溫柔的對話,完整闡述了一種如果;而《花樣少年少女》當年的強力主打專屬天使
出現在這關鍵的第八首,可以說是恰如其分,8這個無限與翅膀的圖像,除了是相互呼應的小巧思,同時也將歌詞中宣示主權的救贖感,唱得絲絲入耳,也會讓我感覺到這是〈給我你的愛〉的續章。

而當裡的月光想起,彷彿進入了一種復古的中式情境,但卻又帶有著這麼西方的元素,展露在各種細節處理上,偶爾會讓我想起周杰倫幾首中國元素的歌曲;當你最後的微笑綻放在某個最巧妙的時刻,總會讓人念念不忘,而這之前的劇情細節,以及之後的追憶似水,就是這首歌曲傳達的重點,想要延長延伸,甚至凍結住那最美的一刻。


Dear Tank,請不要忘了最初的夢想,這世界出滿太多假象,你看到的跟真實往往不一樣.....」這世界的紛擾,在製作人用心製作下,誕生出了這首屬於TANK的禮物,旋律與歌詞各個都寫實如畫,有一種淡淡的宗教與勸世風,直到最後一首歌接上了懂了,我便會心一笑,也感受到了專輯編排中的提問與對話的巧思,有種一種純純固執,以及一種在賽場上拚搏過後,躺在場上,閉上雙眼感受歡聲的餘韻。

最後,還是希望音樂路上與健康上十分坎坷的TANK,可以持續帶給我們好音樂!

2019/07/27 墨卓 筆


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偶然的相遇,必然的回憶 - 《長灘島》之旅



清晨  乘著巴士  行駛在馬尼拉大道  享受日常的壅塞

晃動  打盹  嬉鬧  躁動

這些上機前的種種  正與Delay的行程拔河

起飛  降落  烈陽  排隊

有如電影前的種種預告  既短又顯得漫長

乘船  海水  風兒  擁抱

此情此景  正式進入了《長灘島》的正片


晨曦到夜晚  如轉眼一瞬  我能留下的  也就是這些相片

每個擦肩  每個足跡  每個交杯  每次呼吸  每次下水

就像她與我  跳著屬於這的舞  獨特  柔順  滿是細沙

烈日  防曬  墨鏡  大地中的栗色  是屬於我們的歌


一杯接一杯  一支接一支  一曲接一曲

螢光色的晚宴  如迷幻藥般  沉浸在夢中的迴圈  怎麼也不見陀螺欲墜

擺弄的身姿  怪奇的舞步  陌生的笑容

螢光色的人群  如潮水般  漲潮群起狂歡  退潮唯我獨尊

醉意  沒有  倦意  沒有  走出喧鬧  清醒如初


自由之日  耳邊響起  〈Never Gonna Leave This Bed〉

這是何種暗示?  或許  舞池中的靈魂  還留在昨夜  忘了回來

戴上墨鏡  迎接烈日的懷抱  光著腳丫  體會她的堅實與柔順

鹽味  煙霧  逆流  隨之擺盪  她的袈裟  捲起無數情緒


等待  沒有提早  也沒有遲到  只有剛好

這一刻  她的披肩  讓夕陽染上了金色

而我  陷入了兩個世界的交會

只有任憑船夫的感覺  前進與後退


「或許,人生中總有這麼幾次,是奮不顧身向前奔進的;

但也會有這麼幾次,是被安排得恰如其分的,就有如這次與長灘島的相遇。」

離開前的長夜  哼著〈It's ends tonight〉  走向未知按摩盛典

2019/07/15 墨卓 筆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詩詞歌賦]《異·鄉·人》















《異·鄉·人》

加購  出關  話家常
耳鳴  鼓譟  外來語
一個人的旅程  飛向無時差的南境
這一飛  不知是沖天  還是冒險?

行途間  鄉親問候  令我大開眼界
聽聞即將落成的飲料店  已相約開店來相見
穿過Gate 3長廊  臨櫃前的我  已是他們眼中的Foreigner

車陣中 一陣一陣
行與停的節奏  有如心電圖
帶有起伏的動態  總是如此短暫

與室友的相見歡  感受無比溫暖
一路累積的異鄉情懷  在打屁聊天中  一笑化解

踏入  是一種勇氣
融入  是因為相信
腳踏實地  卻尚未入門Jollibee
身處異鄉  卻有同鄉氣
但我依舊  在等待內心的雨停

2019/06/05 墨卓 筆

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墨卓影評]《跳痛先生》- 從小到大不曾變過的赤子之心


導演:瓦桑巴拉
演員:阿比瑪瑜達桑尼、芮希卡瑪丹

首先,在宣傳上大肆使用「印度版《死侍》」的《跳痛先生》(The Man Who Feels No Pain),其實就已經犯了一個理解上的錯誤,死侍這個角色的設定,是感覺得到痛覺,但受傷後卻可用驚人的恢復力得以恢復;但本片的男主角則是從小就有感受上的毛病,因此對於痛覺與搔癢等觸覺是沒有感覺的,但他依舊是一般人類,受了傷還是一樣要接受治療,而透過這樣的缺陷,對比上女主角的正常設定與勇敢壓抑兼具的性格,造就了一個奇特的互補效果,這才是本片的可看之處。

---------------------------以下有雷,請慎入---------------------------


從《跳痛先生》的結構上來看,相較於傳統印度史詩片或現代片,有著較為不同的風采,雖然依舊保有著一些印度片必定會出現的手法,例如高格慢動作畫面配上印度歌曲的魔幻時刻、不時想要營造可以逗觀眾笑的哏等,但整體的使用上是「搞笑不足,娛樂有餘」,許多想要給予的笑點並沒有打到觀眾,反倒是一些廢到笑的呈現,有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因此一加一減正好歸零;不過,本片還是嘗試探詢出印度功夫片的模式與結構,雖然在處理二元對立論的結構上,跳脫了簡易無腦的純粹消滅邪惡,但十分可惜的是,即便借用了許多傳統武打的橋段,配合上平穩的操作手法,依舊無法使本片形塑成印度武打的IP,反倒變為了眾多有武打元素的通俗片之一......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看,《跳痛先生》塑造出一種較為不同的成長電影,男女主角各是一種原型與非典型,一個從小到大都不曾改變過自己的赤子之心,成長的也只有那長期鍛鍊的肌力;另一個則是成長世俗後,在各種人生衝突中反璞歸真,以上這兩者雖然都是在主流電影出現過,但是將兩者合併放置於一部電影中產生張力的作法,卻十分不錯。

更重要的是,成長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使主角成長的導師們,片中最顯著的三台住,分別為男主角的爺爺、女主角的媽媽以及那位獨腳拳王,他們在分別經過了不同的人生閱歷,以及每個時間點的人生課題,給予了自己以及主角們不同的試煉,然而,許多試煉本身與決斷的當下,卻夾雜著對於主角永遠是孩子的親情心理,透過這些演技成熟的老將,使得情感的元素以及簡單的道理,變得具有溫度與重量,即便是謊言,也顯得格外動人。


最後,《跳痛先生》或許無法成為一部具有長期引響力的印度片,但對於印度片在功夫元素上的使用與層次,相較於滂沱的史詩級戰役確實值得肯定,同時,在演員的表現上也都在一般印度片的水準上,而且本片的亮點,莫過於男女主角的吸睛魅力,或許,對於阿比瑪瑜達桑尼以及芮希卡瑪丹有些不熟悉,但看了本片之後,或許會多了兩位印度影星的口袋名單吧......

-我的私心評分-
演員:7/10(女主角不管幼年時期還是成熟期都很吸睛)
劇情:6/10
節奏:7/10
張力:6.5/10
FB墨卓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墨卓影評]《驚奇隊長》- Who am I ?


導演:安娜波頓、雷恩弗來克
演員:布麗拉森、山繆傑克森、裘德洛、班曼德森

如果說,漫威電影走向《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是這個世代的句點,那《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可以說是將漫威系列的初心給喚起的起點,相較於以往的大量刺激場面、英雄群聚打鬥與幽默諷諭兼容的飽滿行事作風,《驚奇隊長》反而收斂了不少,或許是漫威第一次以一個女性英雄的起源為藍圖,因此規劃得較為保守,但純粹從感受上來比較同樣是以女性英雄為主體的《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兩者都展現了一種關於女性成長蛻變後的自信感,但較為不同的是,《神力女超人》是有一種離開仙境後,經過人類世俗洗禮的轉變,才找到了自我在世界的定位;而《驚奇隊長》則是一種回歸自我價值與身分矛盾中試圖知道「Who am I ?」的冒險,但這趟冒險夠驚奇嗎?

----------------------------以下有雷,請慎入----------------------------

首先,不得不說布麗拉森飾演驚奇隊長的適切度,真的不是一般的高,不但在形象上給人的自信感與堅忍不拔都與角色相輔相成,並且在許多需要高度體能與動作場面的執行上,也展現出女性英雄的柔與剛,因此從獲得奧斯卡演技肯定的她,在《驚奇隊長》中便展現得更加全面,但相當可惜的部分是,許多角色中更為深層與細膩的層面,明明就有著不錯的演出,卻在片中用了閃回與記憶破碎的片段展現,來產生推動節奏與張力的效果,不能說這樣的決定是錯誤,不然片長可能會在多個20分鐘左右,但這確實是一把雙面刃。




而《驚奇隊長》的驚喜之處,配合著近期史丹李的辭世,也反映在這次的Marvel片頭上,簡單表現出每一個史丹李的驚喜客串,配上一句真誠又有力的感謝,使得在這段歲月中有著與漫威共同成長記憶的影迷,有著一絲的暖心;而劇本上的整體規劃,可以說是將驚奇隊長與福瑞的相遇與合作,最終啟發了復仇者聯盟計畫的初始概念,但有趣的是,《驚奇隊長》在處理諜對諜的過程與反轉,雖說沒有像《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如此的硬派,但製作團隊顯然將劇本中1989年前後這個分水嶺的設定,運用得相當巧妙,承述上一段提到的閃回與記憶破碎,在這方面的處理上搭配著克里人與史克魯人的戰爭,更加大了布麗拉森在這重重複雜關係中的表現張力,不論是任務、計謀、謊言還是真相,依舊不難看出本片在娛樂之時,也不忘諷刺人類自以為聰慧的愚笨。

另外,本片值得關注的除了布麗拉森之外,莫過於山繆傑克森與裘德洛的演出了,畢竟,這次亦正亦邪的反派讓裘德洛詮釋,是十分恰到好處的,在一開始扮演著一種精神導師的角色,處處引導著布麗拉森走往克里人最大利益的走向,但就真相曝光後的反轉,使得過往英雄電影中,明顯純反派或是不得不轉變為對立面的反派,有著一絲新鮮感,這也為《驚奇隊長》在漫威電影中顯得獨特;而山繆傑克森這位熟面孔,可以說是一個畫龍點睛的存在,過往只接觸漫威電影的觀眾都只知道他是一個獨眼,但卻不明白為何獨眼,而這一切的謎底與呈現方式,卻是出乎意料地有趣,同時,在許多關鍵問題上的質疑、行動準則與這場外星人入侵的見證,也能夠明白為何山繆傑克森呈現的尼克福瑞,在系列中的走向會是如此的個人主義。




最後,我不得不說,在經歷過前面10多部系列作品後,即將邁入終章《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而在終章之前給出了《驚奇隊長》,雖然許多娛樂的層面不夠飽滿精實,但卻給予了我一種漫威重回初心的感受,或許,作為終章衝突四起與結尾落幕前的作品,是再適合不過了。

-我的私心評分-
演員:7.5/10(有自信的布麗拉森棒棒的!)
劇情:8/10
張力:6.5/10
節奏:7/10
推薦:7.5/10
開眼: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XE1903118088/
FB:墨卓

海報圖片來源:https://movie.yam.com/MovieInfo/1857#lg=1&slid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