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墨卓影評]《攻敵必救》- 你以為只有「攻敵必救」這招嗎?

導演: John Maddon 演員: Jessica Chastain 、 Gugu Mbatha-Raw 、 Michael Stuhlbarg 、 Mark Strong 起初,我還對於台灣翻譯的片名《攻敵必救》有些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又是翻譯上的錯...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墨卓論三國]〈三國〉閒談之五 – 郭嘉的登峰殞落


〈三國〉閒談之五 – 郭嘉的登峰殞落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是為曹操陣營重要的謀士之一,也是奠定了曹操得以一統北部混亂局面的核心關鍵。然而,天妒英才,就在與曹操北征烏桓的途中,因病去世了,這位在四十歲前就殞落的智將,究竟有甚麼本領與魅力,得以讓其主曹操為他「哀哉!痛哉!惜哉!」呢?

首先,郭嘉在年輕時就北上面見過袁紹,並給出了「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的評價,可以得知郭嘉對於君臣能事的敏銳判斷,以及直言不諱的膽識,便可推斷未來在眾多牛鬼蛇神的曹營,或許會有一番摩合等著他。

然而,到了曹營後,郭嘉的境遇可以說是扶搖直上,即便有著一些品行的疑慮,遭到曹營部份臣子的舉報,再加上其觀念與想法,都甚為突出與不凡,甚至後來也描述他「有負俗之譏」(簡單說,就是與當下的傳統或常規格格不入,而遭到譏諷),但在曹操唯才是舉的治國方針下,以及自身對於郭嘉的偏愛與重用,其實並未獸到甚麼卡關,反到曹操還為他特別設立了「軍師祭酒」的職位。

但郭嘉得以出頭的重要關鍵有三:

其一,是在於曹操陣中的重要謀臣荀彧,在戲志才早逝後的推薦,得以讓郭嘉與曹操有了一次重要的會面;

其二,是本身的才能、見識與志向,十分符合曹營的需求,也得以讓曹操給出「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的論述;

其三,是能取得曹操這個危險君王的信任,畢竟,功高震主或路線之爭,往往是歷代臣子中,最容易使自己賠上性命的雙面刃,再加上著名的衣帶詔事件擺在眼前,郭嘉的選擇相較於曹營中許多自認為漢臣的謀士,可以說是功利且得主意,但也因為曹操自身的大意,允諾讓劉備借兵征討袁術,而錯失郭嘉所謀劃的軟禁劉備之策,除了可習之外,也為曹營未來的不安定因子,增添了不少變數。

然而,就在郭嘉的持續獻計謀畫之下,劉備的徐州問題便快速解決,但還是面臨到了最艱困的官渡大戰,戰前,曹操的信心可以說是略顯不足,但就在郭嘉與荀彧在殿堂上提出的十勝十敗論後,便激起了曹營取勝的信心;而就在大敗袁紹之後,袁家陣營分裂,各個伍將與謀臣紛紛提出應該持續進攻之時,郭嘉卻獨道地提出退兵之策,並南攻劉備,其想法有三:

其一,袁氏家族的矛盾,是早已經佈下的網,現在這個局勢正好能夠收網,最終一一擊破,坐擁漁翁之利;

其二,曹營本身的缺糧問題以及戰線的延長,對於整體領地內的整合與維護極其不利;

其三,許昌後方的劉備,始終是郭嘉與曹操內心的一根刺,反倒可以藉此大勝之勢一舉掃之。

當然,曹操是採納了,這不但徹底地體線與實踐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精隨,更重要的是,郭嘉能夠在群臣認為「不進攻,即錯失良機。」的壓力下,還是堅持提出了這樣的看法,是十分令人折服的,但這種個性上的堅持,也是他勉強自己,帶病行軍出征,最終殞落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這個傳言,我認為也只是要烘托諸葛亮的地位,當然,在赤壁之戰中,孫劉陣營藉由周瑜與諸葛亮的奇謀,大敗了曹操的大舉入侵,而戰敗後曹曹一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大嘆,也是呼應了郭嘉的無可取代性。

最終,我們還是可以得出一番見解:「若有機遇,時刻把握,則可成半世功名;若有才能,選對其主,則無畏埋沒;若有膽識,直言冒進,不成也無愧。最終,生可得眾其主賞識稱許,死可得其主感念惋惜。」

2018/05/29 墨卓 筆

圖片來源:三國志13 威力加強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